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公益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6169886.html 偏方是民间流传的中药方。一般用药简单,很多是单方。它具有简便易行、省钱省事的特点。不可否认,偏方如果用之对症,确实能起到一定的效果,有的甚至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比如科学家屠呦呦提取青蒿素对人类治疗疟疾做出了巨大贡献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屠呦呦说:我们翻阅了大量的文献。唯一一篇关于使用青蒿减轻疟疾症状的文献出自葛洪的《肘后备急方》。文中提到:“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这句话给了我灵感。《肘后备急方》里面记载的青蒿治疗疟疾服用方法无疑属于一种偏方,疗效是可靠的。但是偏方毕竟使用的也是中药材,也具有温热寒凉的特性,如果不辩证而任意使用会带来一定的危害。笔者在临床经常遇到一些因为滥用偏方产生危害的病例,所以觉得这种现象值得一提、一位患者,主诉右侧上肢和左侧下肢畏寒酸痛3年,尤其是遇到冷风或者寒冷天气疼痛加重,用患者的话说就是骨头都觉得冷。来诊时室外艳阳高照,气温30多度,但患者四肢包裹严实,说路上骑车不能吹风,诊室内开了风扇患者要求关掉。经过采集四诊资料,判断患者属于痹病。追问患者病因,患者说3年前因为慢性咽喉炎每天用鱼腥草泡水喝,持续服用了半年,咽喉炎是不怎么发作了,但是患者逐渐出现畏寒,上下肢遇冷酸痛的现象,持续3年之久无改善。鱼腥草性寒,清热解毒,凡属脾胃虚寒或虚寒性疾病者均不宜服用,显然患者因为自身阳虚体质,长期服用鱼腥草致体内寒湿加重,因此出现畏寒、肢体酸痛,遇冷加重的症状。此患者因为长期服用鱼腥草而加重病情,后来经过使用温里祛寒的中药治疗后,患者才逐渐康复。该患者是因为听信和使用偏方才导致身体受到损害。很多人以为民间偏方治大病,而且没有危害,实际上不然,临床经常遇到生病了第一时间去找偏方,结果延误治疗导致病情加重才来就医的现象。一次一位患者因为咽喉肿痛、咳嗽脓痰来诊,追问病史,原来已经感冒咳嗽数天,听别人讲可以用生姜和大蒜煎水喝,结果咳嗽不但没好还加剧了,患者本来已经出现咽喉红、痛的表现,结果因为生姜和大蒜辛温燥,服用后起到了煽风点火的作用,所以咳嗽加重,咽喉肿痛且痰也变浓了。一些患儿家长自行购买中药贝母,回家炖梨给孩子治疗咳嗽。笔者总是告诉家长,虽然贝母可治疗咳嗽,但不可随便用。着凉后开始咳嗽是不宜用贝母的,贝母是具有凉性的中药,着凉后再用凉性中药自然不会好。除了内服偏方可能产生危害,一些人滥用外治偏方疗法产生危害的现象也不容忽视。近日一位老人因为全身皮肤瘙痒、红疹一个多月来门诊治疗。追问病史了解到,原来老人住在农村,因为胃病经常发作,听人传言蜂疗可以治疗百病,于是自己连续10余天用蜜蜂螫刺自己,直到出现头晕眼花才停止,几天后头晕好转了但是出现了全身皮肤红疹瘙痒。显然这位老人的皮肤症状就是蜜蜂螫刺导致的不良反应,而且老人的胃病并没有治愈。可谓得不偿失。对于咳嗽民间也有外治偏方,如不少家庭对咳嗽儿童用盐炒热外敷背的方法,此法对于感受风寒初期引起的咳嗽确实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假如咳嗽数日,风寒已经化热就不适宜。曾见到一个儿童咳嗽一周,家长仍然以盐炒热敷背,结果儿童咳嗽加剧,咯脓痰,发热。显然该儿童已经是肺热咳嗽,用炒热的盐无疑是火上烧油,加剧病情了。再比如带状疱疹,民间有“龙须疮”“缠腰火丹”等称呼,各地也流传了一些治疗带状疱疹的偏方。如用浸泡蜈蚣的桐油涂患处,用丝瓜叶揉碎涂患处治疗,虽然不否认这些外治疗法也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如果不分病情轻重一味依赖这些偏方极容易导致病情加重,笔者几乎每年都要接诊数例带状疱疹患者因为过于依赖这些偏方,不愿就医,最后导致病情加重甚至遗留顽固性神经痛的病例。总之,千百年流传下来的一些偏方确实是劳动人民经验的总结,它们对于某些病症用对了有效。但是需要明确偏方也是药物治疗,也必须辩证使用。尤其是很多偏方产生于缺医少药的年代,有的偏方还存在着迷信不科学的地方。对偏方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要在专业的中医师指导下使用。否则滥用偏方不但治不好疾病反而会对身体造成伤害。(通讯员刘立红) 责任编辑:朱宜编审:江柏佐 总编辑:汪俊伟 运营:宿松县融媒体中心 投稿:ahssnews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st/pgst/775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