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4/3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北京皮肤病医院简介 https://yiyuan.99.com.cn/bjzkbdfyy/

中国曾是世界上大豆产量最高的国家,约占总量的90%。当前,全球60%的大豆出口面向中国市场。这种巨变,是国际资本介入并操纵大豆产供销链条的结果——大豆一步步沦为跨国粮食大鳄的敛财工具。

那么,国际资本在多大程度上控制了大豆种子及种植、贸易、加工等各个环节?在获取暴利同时,资本如何损害了豆农和消费者的利益?对生态环境与人类健康又造成了何种危害?

1从“大豆王国”到进口依赖

中国是大豆的故乡,大豆在我国种植已有多年历史。直到二战时期,中国一直是世界上大豆生产量最高的国家,约占据世界大豆产量的90%。

中国的亚洲邻居(韩国、日本、印度尼西亚、菲律宾、越南、泰国、缅甸和尼泊尔等)也开始种植大豆。

中国曾是世界上大豆生产量最高的国家,约占世界大豆产量的90%。图源:图虫创意

约在18世纪上半叶,欧洲开始种植大豆。

年,大豆被当作“中国的野豌豆”首次介绍到北美殖民地。不过,直到20世纪40年代,大豆才在美国真正“起飞”。在接下来的50年中,美国主导着世界大豆生产。年时,美国生产的大豆已占世界总量的68.7%;中国居第二,产量份额跌至23.3%;其他国家的大豆加在一起约占8%。

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到70年代,大豆农业在拉丁美洲飞速发展起来。

在年和年,巴西和阿根廷的产量相继超过了中国;年,两国总产量超过了美国。到年,中国大豆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比重仅仅只有5.55%,而美国的份额是31.88%,巴西为28.67%,阿根廷为18.73%,其他国家达到历史新高的15.16%。其中,印度的产量达到.2万吨,比年几乎翻了一番,相当于中国产量的85%。

有数据显示,中国的大豆消费量在逐年攀升。年消费量不到万吨,到年已经跃升到近万吨。这个数字还将继续上升。

与消费量迅猛增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大豆的生产量,从年到年基本没有太大的变化,巅峰时期也不到多万吨。年,中国大豆的生产量不到万吨,而消费量却高达万吨。年,国内大豆产量为万吨,消费量万吨,中间的差值依赖进口。

年9月12日,安徽安庆宿松县农垦华阳河农场,工人驾驶联合收割机抢收大豆。图源:视觉中国

实际上,中国大豆基本不需要进口的情况,一直持续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其后,大豆进口迅速增长,到年,中国进口大豆占消费的比重已经达高达80%以上。年,中国进口了万吨的大豆,比上年增加1.53%,其中绝大部分来自美国、巴西和阿根廷。

从全球大豆交易来看,直到90年代中期,中国市场还微不足道;到20世纪最后两年,中国市场的份额才超过10%。然而,从那时以后,在短短十几年时间里,中国市场比重呈跨越性增长。现在,世界大豆出口总量的60%都涌向中国市场,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

年,荷兰的拉博银行发表了一份题为《全球食品供应链的可持续性与安全性》的报告:中国从世界各地进口冷冻鱼、羊毛、棕榈油、棉花等各种农产品,但最大宗的农产品交易是来自阿根廷、巴西和美国的大豆,三者的总价值达亿美元左右。

到底是什么导致了这种变化?

2资本介入,由食物到商品直到20世纪,中国一直是世界大豆生产最大基地,当时国家间少有大豆贸易。引起之后大豆生产区域和大豆贸易巨大变化的,正是跨国资本的介入。

以日本的三井物产、丹麦的宝隆洋行、俄国犹太裔商人创办的罗曼·卡巴尔金父子公司等为代表,年,它们开启了向欧洲出口大豆的贸易。有了资本介入,大豆就不再是单纯的食物——不再是一种富含蛋白质、能够提供食用油的人类生活必需品,而是一种能够为资本家谋取利益的商品,最大诱惑在于它适合资本密集地大规模栽培。

大豆对资本的最大诱惑在于它适合于资本密集地大规模栽培。图源:图虫创意

目前,大豆生产集中在4个国家:美国(35%左右)、巴西(34%左右)、阿根廷(11%左右)与中国(5%左右)。四国的产量约占全球产量的九成。不管是在中国东北还是在其它地方,到大豆产地看到的往往是一望无际的大田作业。

而大豆及其产品(豆油与作为饲料的豆粕)的消费遍布全球,只有经过大规模的跨国贸易,亿万生活在其它国家的人们才能消费大豆与大豆制品。这样一来,从资本投入到种植、到贸易、到加工、再到消费,产供销链变得层次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

那么,谁控制着大豆供应链?

资本是助推世界大豆产供销一体化的关键因素。在数以百万计的豆农与数以十亿计的消费者之间存在着长长的大豆产供销链条,每个环节上都有跨国公司的渗透。它们上下通吃,不放过产供销链条上任何一个环节,从而谋取利润最大化。

跨国公司,是控制大豆产供销链条的主体。

在全球金融市场上,拥有雄厚资金的投资者(包括大公司、机构投资者、退休基金、信托、银行)可以于数秒内在世界范围内动用数以万亿美元计的资金,寻求最快和最高的回报。

为了追求稳固的长期投资收益,金融投资者将大量资本投入全球食物生产和农产品贸易。这使得一些经营农产品的跨国公司很容易筹得海量资金。利用这些资金,这些跨国公司可以开启新业务,可以收购国内较小规模的公司,可以到世界各国收购大量公司,也可以并购大型竞争者。

这样的能力是个人经济体、普通公司甚至是一些小的国家都不可比拟的。由于具备这些优势,在大豆产供销链条的每一个环节(基因、种子、农药、化肥、贸易、加工、分销以及零售)上,少数几个跨国公司就足以形成对全球市场的垄断控制。

3四大国际粮商的共谋

阿彻丹尼尔斯米德兰(ADM)、邦吉(Bunge)、嘉吉(Cargill)和路易达孚(LouisDreyfus)被称为国际四大粮商。被简称为“ABCD”的四大国际粮商控制着全世界80%的粮食交易量和90%的大豆交易量,其中,前三家来自美国,后一家来自法国。

ABCD之间的横向联盟十分常见,如路易达孚与ADM在年的合资项目,邦吉与嘉吉在年的交换合作,路易达孚与嘉吉在1年的合资项目等。

之外,由于ABCD控制的环节存在差异,它们通常会组成形形色色的联盟,从合资、合伙、长期合同协议到其它形式的战略联合。

总而言之,这些联盟体现的是它们之间的共谋而非竞争关系。这些战略联盟并非由某家企业拥有完全的所有权或控制权,而是由多家企业形成非常紧密的合同关系网络,以便增加它们对大豆产供销链条各个环节的控制。

年,早已名声在外的孟山都与嘉吉各出资50%,组建合资企业——瑞耐森有限责任公司。

世界上最大的农业投入企业(农药、化肥、种子、生物技术巨头)与世界上最大的粮商(从事贸易、加工以及市场营销)联姻。前者需要后者遍布全球的处理与加工设施,以保证使用它们产品的生产者拥有下游市场;反过来,通过加强与上游合作伙伴的合作,跨国粮商也可以强化它们对豆农与原材料的控制。

在这些联盟内部,不存在开放市场的问题。因此,在整个产供销过程中,竞争与价格就没有发挥什么作用了。

4“大鳄”们的全球布局

这些在国际粮食市场上兴风作浪的大鳄们大有斩获。如果以年作为起点,到年,ADM的净销售额增长了4.8倍,邦吉的净销售额增长了7.55倍,表现相对最差的嘉吉净销售额也增长了2.93倍。这些跨国粮商利润水涨船高。从1年以后,ABC三家的利润都大幅攀升,与此前的~1年间形成鲜明对比。路易达孚(LouisDreyfusGroup)从不公布年度财务报告,只有它旗下的大宗商品公司(LouisDreyfusCommodities)偶尔公布销售业绩,在短短四年间(8~年),其净销售额几乎翻了一番。最新数据是,年,四大国际粮商营业收入总计近亿美元。其中,阿彻丹尼尔斯米德兰以.49亿美元的营业收入取得年来最好业绩,邦吉和路易达孚全年利润较年均增长超过80%,嘉吉全年营收高达亿美元,利润同比增长64%,创公司年来最高纪录。图源:   辑丨孙希雨

校   对丨李 漫

校   审丨孙小千

值班编委丨连李生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jg/pgjg/4043.html
------分隔线----------------------------